“电力设计信息”2025年第17期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64

《电力设计信息》第17期正式发布,用笔触串联起宏观政策、重大工程、人物故事和党建探索,既展现出能源电力行业的专业高度,又呈现了绿色低碳与国际合作的广阔图景。这里有政策的方向感,有工程的力量感,也有建设者的温度感,勾勒出行业昂扬奋进的全景画卷。

 

全屏
  

 

政策解读 | 机制创新 赋能新质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为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明确了价格机制,让“绿电”更顺畅地走入千家万户;《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也于近期发布,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兴主体被纳入市场竞争。与此同时,《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未来三年新增储能装机超一亿千瓦,投资规模可观,将为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则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入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等各环节,37个典型场景全面展开应用,数字化浪潮正在加速扑面而来。而输配电价改革则是“四弩齐发”,从跨省输电到容量电价全覆盖,为西电东送打通更多通道。

 

项目聚焦 | 光储并举 绘就绿色画卷

 

 

“项目聚焦”栏目带来了令人振奋的一线报道。在湖北大冶,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冶换流站双极低端系统顺利投运,标志着每年入400万千瓦清洁电能即将奔流入荆楚大地,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能。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光伏板与防沙治沙工程并肩而立,蓝色与绿色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在一带一路的合作舞台上,丝路红船再次启航,新能源项目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坐标;而在雪域高原之巅,电力人迎难而上,光伏与输变电工程不断刷新海拔纪录,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攻城狮足迹。这里既有跨越千里的能源大动脉,也有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工程,更有跨国合作的实践与探索,展现出行业多点开花的生动画面。

 

企业快讯 | 捷报频传 再添发展动能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验收,为区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坚实保障;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产运行,为全球稠油绿色开采领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在海外,孟加拉国最大规模的新能源项目群正式上线,成为中企海外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与此同时,灵台电厂双机组投产,西电东送再添“百万重器”,而上海院首次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中院则凭借七项优质工程斩获年度大奖。这些项目与荣誉不仅是实力的证明,更是企业创新能力与行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党建文化|红色引领 共绘奋进篇章

本期“党建文化”栏目报道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研学。南方投资集团两家单位携手走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缅怀先烈、追寻初心,以红色精神激发奋斗力量。活动中,双方通过党建联建探索出“党建+业务”的新模式,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新能源与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的实际动力。红色引领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企业发展多了一份底色与担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在线阅览:

17.电力设计信息.9.15

 

期刊编辑部

202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