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13.电力设计信息.2022.07.15
P. 24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运维单位反馈此问题后,工程设计 了 T 接线路故障无法快速定位故障点、 底标准等应对之策,破解交底工具欠缺、 个月中,技术交底成果不直观问题从 65从 65
2
次降低至
院变电勇于争优 QC 小组立即开展技术 手动难以切除故障的运行难题。与未改 形式单一以及技术交底图纸问题反应不 次降低至 2 次,提高了技术交底质量与
技术交底质量与
次
攻坚。小组选取在建项目 110 千伏万达 造的 T 接线路相比,快速定位故障点也 直观的难题。经统计,在对策实施的两 沟通效率,及时控制住施工风险点。
沟通效率
让停电范围减少了 50%,停电时间从原
变电站作为研究对象,在变电站 GIS 出 让停电范围减少了 5 0 % ,停电时间从原
来的 48-72 小时压缩到 0.5 小时。
线套筒处加装隔离装置、试验窗隔离装置、试验窗,解决 来的 48-72 小时压缩到 0.5 小时。
主变利用率小提升,助力绿色大创新
《提高110千伏变电站主变设备利用率》
聚焦小切口,实现技术交底质量大突破
《提高配网基建工程技术交底质量(地下电缆管廊交底资料可视化提升)》 提高电网和设备利用
效率,是实现精益化管理
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
挥资产利用效率的基本保
障,亦是节能减排工作的
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110
千伏变电站存在投产 2 年
仍轻载(负载率低于 20%)
的情况,也有投产多年负
载率较低(未达到 50%)的
现象。经调研,仅 2021 年,
%
5
1
1
的
1
0
广州区域内就有
广州区域内就有 51% 的 110
▲研究对象-110千伏茅坦变电站(摄影:杨帆)
千伏变电站存在低负载情况。
千伏变电站存在低负载情况。
为有效提升主变利用效率,满足规 进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三维设计交底成果展示(摄影:江永健) 划区域负荷发展需要,确保变压器经济 守正创新,让创新动能更澎湃。一
运行,工程设计院咨询数字 QC 小组选 直以来,工程设计院高度重视创新研究
因城市建设出现不同基础设施相互 线可视化程度,工程设计院配电技术交 择广州电网和广西玉林市电网 110 千伏 工作,不断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奥秘”。
交叉的情况,配网基建工程往往需要在 底 QC 小组抽取了 2020 年的 50 个常规配 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变电站规划设 未来,工程设计院将立足于琶洲人工智
地下管线复杂、原始资料缺失的高风险 网项目,分析其新建电力管廊土建技术 计的业务全过程,分解业务子流程,确 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做好
条件下进行。而在配网基建工程中,技 交底情况。通过调查分析,QC 小组共确 认了负荷预测方法不合理、未结合负荷 创新成果应用推广,为促进电力工程
术交底是设计与施工沟通风险点的重要 认 16 条影响地下管线技术交底质量的 增长速度差异化选取容载比等要因。经 行业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更大
一环,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成与败。 因素,并应用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平台, 过小组优化负荷预测方案以及选择合理 贡献。
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平台
为提高技术交底质量、提升地下管 制定了规范物探资料管理和统一技术交 的容载比后,变电站负载率可达 50%变电站负载率可达 50%,
21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电力设计信息 22
电力设计信息
电力设计信息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