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电力勘测设计》二月刊公开出版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310

2025年,能源电力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更是设计思维的升级。储能技术商业化提速、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协同,要求勘测设计从“单一工程”向“全生命周期智慧化”跃迁。基于此,《电力勘测设计》特别策划“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专题,旨在及时总结经验,共同展望未来,助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本期封面来自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由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该项目深入挖掘抽水蓄能新质生产力,实现三个“首次”——首次实现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器软硬件全面国产化;首次在抽水蓄能领域应用气泡防冰技术;首次将金属结构安装多项新技术应用于水电行业。电站全面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将有效提高辽宁省乃至东北、蒙东地区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本月刊载论文15篇,覆盖系统规划、新能源、电网设计、工程勘测、火力发电”等栏目,选推文章如下。

浙江大学虞舟鲁副研究员等人在系统规划栏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转型研究》文章中,研究总结传统电网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下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指标管控与传导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定目标、定需求、定布点、定空间、定管制”五项核心编制内容,并在统一规划基础、规划衔接传导、空间布局要求和规划评估反馈四方面提出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的技术转型方向与内容。

新能源栏目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马超高工等人在《海上风电工程测深数据噪声自动化处理相关问题研究》中,探讨自动化滤波技术的实现,并对数据精度进行科学评估,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开发专门的软件系统,将这些先进的滤波技术与评估方法进行集成和自动化,进一步提升测深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海上风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维期监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中电工程西南蒲凡高工等人在电网设计栏目《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耐张铁塔选型研究一文,针对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000m海拔的跳线间隙进行尺寸规划,对40mm和60mm特重冰区各型铁塔进行建模计算,从经济性、地形适应性和节点构造难度等方面给出推荐的塔型选择方案,为铁塔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工程勘测栏目洛斯达公司孔维莉高工等人在《输电线路困难地区激光点云成果质量控制方法》文章中,探讨在高原、高寒、高山地、荒漠无人区或植被茂密、反射率较低、地貌破碎等特殊困难地区缺失全流程的控制点云措施,分析在输电线路各类型困难地区中,影响点云成果质量的主次因素及影响程度,同时提出因地制宜的点云成果质量控制方案,并通过4类典型的困难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电建河北刘安荣高工等人火力发电栏目《海边软土地基直埋大口径输水管道沉降数值分析与监测》中,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2D对某海边电厂直埋循环水管道地基在3m高厂区填土附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沉降量,提出直埋管道、两端封堵、管内注满水等管道固结沉降一年后沉降量完成90%以上,再将管道两端分别接入主厂房和曝气池,并现场进行沉降过程监测,结果表明:沉降监测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接近、趋势一致,项目投运两年后管道未发生渗漏破坏,达到预期要求,大大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新章初绽,《电力勘测设计》邀您聚梦共筑辉煌年!

投递稿件、查阅过刊,您可登录《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官网:https://dlkc.cbpt.cnki.net/

 

2025年第2期链接: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DLKC/detail?uniplatform=NZKPT

 

期刊编辑部

20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