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精选
-
电网是未来社会能源服务的重要平台 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3530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蒋莉萍
《亮报》2014年8月6日第4版
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未来我国的电力需求还会继续增长。根据预测,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会达到8.1万亿~8.6万亿度,装机规模达到20亿千瓦。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大概7亿~8亿千瓦的装机增长空间。
从电力负荷分布格局上来看,未来我国的电力负荷分布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产业转移是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及结构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对电力供应而言,产业转移意味着相应的负荷转移。但我们分析判断,未来较长时期内,产业转移对负荷分布格局不太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一是传统产业的转移是有限的,转移力度和速度会比较慢。二是中东部地区是我国的新技术发源地和经济增长引擎,新兴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比较高。国际发展经验也表明,用电量一般都集中于人口密集地区。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地理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占50%,用电量占52%。这种大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局部微调是必然趋势。目前到2020年前后,西部地区的电力增速会有所提高。
2013年我国发电装机总量已达12.5亿千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用电市场,同时还具备全球最大规模的电网系统。目前,我国全国联网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除台湾外,区域之间电网互联已成雏形。但人均用电量目前仅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但能源的清洁化正在推进,2013年新增发电容量中,大约有40%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另外,我国电气化水平正逐步提高。电气化水平通常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近10年里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02年达到43%左右(全球平均水平为38%);第二个重要指标是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我国为21.3%。这与国外相比有高有低。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电气化水平的提高,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电源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
我国的电源结构调整,需满足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目标,这也是我国未来电源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核能等非化石能源资源最高效、便捷的利用方式是转化为电——国内外非化石能源的90%以上是转化为电力使用,因此,对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到2020年,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需要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达到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将达到四分之一以上。
目前来看,电源布局仍具备优化空间的是煤电。我国煤炭资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但75%左右的现有煤电装机分布在东中部。受大气、环保、土地资源以及一次能源供应条件等制约,近几年东部装机容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煤炭生产中心有西移、北移的趋势。即便这样,以煤为主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化。我国煤电装机刚刚降到70%以下,到2020年预计会降至60%以下。
煤电的优化布局问题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现有煤电机组的更新改造或退役替代,二是新增煤电机组的布局。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电力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约有5000万千瓦新增装机。按照一般机组30年的经济使用寿命考虑,现有机组将陆续进入更新改造阶段。这部分机组的接续发展,可以采用几种方案:原地改造升级,在现有厂址利用天然气或非化石能源进行改造,或异地转移到西部实现集约发展等,应根据当地气源条件如何(这是先决条件)、当地电价成本的承受能力如何等因素来选择。
燃煤发电是最高效、清洁和便捷的煤炭消费利用方式,我国目前发电用煤占每年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预计未来10~20年,煤电机组还需要新增约5亿千瓦。综合考虑现有煤电机组分布、煤炭生产及供应、输煤输电并举的综合效益,以及广受关注的雾霾治理问题等,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认为,未来新增的煤电机组优化布局方案是:2010年~2020年期间的新增煤电机组,约三分之二应布局在西部煤电基地。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国内外的基本共识是:对于特定的电力系统而言,其接纳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能达到多少,取决于该系统内灵活性电源资源(包括储能设施)的可用程度;对于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的特定地区而言,其发电装机规模到底能达到多少,取决于所在电网的覆盖面积。
必须承认,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运行灵活性相对较差;区域间互联薄弱,电网资源配置能力还不够,所以新能源发展起来之后,系统调峰运行能力以及消纳问题进一步凸显。而我国风电、太阳能资源相对集中,大规模和快节奏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现实难题。另外,新事物也会对配电网络结构及运行管理规则带来很大影响。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实现基于新的能源供应及消费架构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推动能源产业融合。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未来发展还是要依托电网,电力系统在未来能源架构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引用一句话——“20世纪世界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21世纪世界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电力安全”。
电网不能单一地定位为电源和用电关联环节。它是能源的转换利用平台,也是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同时是唯一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以及综合的能源服务平台。所以在整个电力行业,电网的发展一定要坚强、要智能。就像美国覆盖全国的、发达的天然气管网在页岩气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电网不仅是电力行业本身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社会中新的商业模式、能源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应6月中旬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推动我国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的发展要求,我们认为,对电网的这一定位,也可以更好地支撑我国能源行业的战略转型和全方位变革。
(信息来源:能源观察网)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