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精选
-
中电观察:如何在水电开发中做好鱼类资源保护 发布时间:2014-05-27 浏览次数:2873
从国际水电开发建设的进程来看,100年以来,全球几乎每天出现一座大坝。
而当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殆尽之时,“结束大坝时代”的鼓嗓却应运而生。“结束”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修建水电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上,而最为集中的问题则是对水生物的诸多不利影响。不建大坝行吗?建大坝对水生物影响有多大?水电大坝对水生物的影响是否真像一些人说的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水电开发是大势所趋
工业化以来,全球水电的开发应用是减少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功臣。在发电领域内,目前全球已经利用的其他所有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减排作用,与水电的减排作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世界的现实,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改变。鉴于减排的紧迫性,“十二五”规划中将“十一五”提出的“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改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尽管曾有环保人士指责我国的水电开发过度、大跃进,但其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水电开发程度远远不够,这种没有优先开发利用水电的发展模式,已经对我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同时也因此遭受着国际社会的各种批评、指责。
事实上,我国“十二五”水电的开工目标1.6亿千瓦,基本上是按照实现碳减排的国际承诺反推出来的。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为实现减排承诺,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4.2亿千瓦。依据水电工程建设周期4~8年的基本规律,我国“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工规模应达到1.2亿千瓦。但截至目前,常规水电核准开工规模仅为2684万千瓦,不足规划目标的四分之一。而且,2013年水电核准数量达到历史低点,全年核准开工482万千瓦。
有关能源专家预计,如果水电发展减速、甚至“刹车”的局面不能尽快改变,不仅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将要落空,且雾霾治理的实效也将受到冲击。加快开发水电的进度,是实现碳减排的国际承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手段。
水电开发对水生物影响几何
水电开发最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大坝影响鱼类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纯粹为“保留一两条‘原汁原味’的河流传给后代子孙”的极端环保观点却站不住脚。
世界自然基金法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雷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坝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阻隔鱼类洄游通道,造成洄游鱼类灭绝。即使是不洄游的鱼类,就整条河流而言,大坝也影响上下游鱼类基因交流;其二,改变河流水文规律。抬高水位、减缓水流、降低水温,使得某些鱼类无法适应水环境的改变,如一些激流性鱼类将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甚至灭绝,而缓流性鱼类可能增加。另外水库底部水温偏低,其开闸释放出的低温水不利于鱼卵孵化,鱼类不能完成生活史;其三,改变部分鱼类产卵场。如改变河床底质,砾石底变为泥沙底,改变原有栖息环境,一些激流性鱼类的栖息场所将会消失殆尽,走向灭绝;另外,一些大坝修建之后,也可能导致水环境发生变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有加速某些外来物种扩散的可能。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 目主任,雷刚更多地关注水电开发对水生物的不利影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则表示:水电开发对于水生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水库建成之后,由于部分水流动减慢不利于一些激流中鱼类的生存,同时由于水坝的阻挡也会对洄游性鱼类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绝不像一些人渲染的那样,河流会完全变成一串不流动的湖泊。很多发达国家早就对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为什么没见到一串不流动的湖泊呢?首先梯级水电站群绝不可能是所有的电站都是满库运行,而且即使满库以后河水也还必须流动。其次,任何电站水轮机出水口的下方一定会形成一片激流浅滩的区域,可以为喜欢激流的鱼类提供生存空间。此外,因为水库蓄水后水环境容量的大幅度增加,也会有利于喜欢在静水中生存的鱼类数量大幅增长。
水电开发一直在努力“救鱼”
客观地说,人们应该尽量减小对自然进化条件的人为影响,但是,如果在建坝之前和建坝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拯救措施之后,仍然不能挽救某种生物的命运,那恐怕就是不建坝也难以保证该物种的存在,该物种的灭绝最多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很多实际情况也说明这一点。在金沙 江溪洛渡水电站可能影响的3种濒危鱼类的争论中,在还没有修电站时,人们非常希望能够采集到这些濒危鱼类加以保护,可是,几年来人们费尽心机也没能在金沙江里捕捉到过这3种鱼。事实上在建坝地区,确实有不少濒危物种就要或者说已经灭绝,即使不建坝立即开始拯救,也很难挽救这些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的物种最终走向灭亡。不能把这些自然进化规律,都说成是人类建水坝的罪状。
事实上,现在水电的建设都是在经过充分论证、仔细斟酌和权衡利弊后开建的,都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在具体的“救鱼”实践中,设置鱼道、人工辅助繁殖、人工协助过坝等工程措施成了现在流行的做法。在大坝上面修鱼道,能够让洄游性的鱼保持它的生态习性,现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包括低水头的水电工程都在积极推进。国内新建的电站(包括已建的和在建的)都在做这项工作。还有像在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金沙江下游搞一些鱼类增殖放流,这些都表明了我们水电开发业主在开发过程当中对环保理念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视,“救鱼”的投入会更多,效果会更好。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