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会员名单:
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精选

行业资讯
文章精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未来能源安全稳定供给要靠可再生能源 发布时间:2021-11-19 浏览次数:92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我国近期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是‘平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接受南方+专访表示,要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系统“可见、可知、可控”,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

  依靠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主

  南方日报:我国近期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可再生能源到2060年占比80%,怎样安全实现这个目标?

  李立浧:这个《意见》和《方案》非常好,思考非常长远。

  中国的化石能源禀赋,特别是按人均来看是偏少的。说我们是“富煤”,但事实上也不怎么富,比俄罗斯、美国的储量都少,依靠化石能源解决中国未来的发展需求是不可能的。所以提出来依靠可再生能源来实现的目标非常好,只有依靠可再生能源,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能源的自主,才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需求。可以说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不仅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能源供应的问题。

  现在有些声音担心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安全性,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放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来看,只要可再生能源开发量足够大,波动性就像大海里的波纹,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动荡。未来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能管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还有储能系统的发展也很重要,现在电动汽车发展迅速,每一辆电动汽车都可以是分布式储能单元,那是多大的一个储能系统啊,这些都可以充分挖掘,支持新型电力系统。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面临能源资源禀赋不足的问题,要如何统筹解决?

  李立浧:广东的风、光资源都不错,特别是海上风电。虽然现在风光发电利用小时数比不上煤电,但是如果装机量上来了,发电量也会足够大,特别是分布式光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当然也需要技术进步来支撑。

  广东陆上风电发展有一定的瓶颈,就是土地需求量比较大,这需要在土地综合利用进行相应的科学规划。

  缺电更应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南方日报:缺电跟新能源有关系吗?

  李立浧:这是一个误解。

  现在缺电的根本原因不在可再生能源,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还很低,全国来看,煤炭的发电量占比达到60%以上,最近的缺电其实就是煤电“顶不住”引起的。

  从需求侧来看,今年发电量增长了10%以上,仍然满足不了需求,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疫情控制得好,经济增长快,涌进了很多海外需求订单,能源消耗因此增加了。过去几年电力增长大多在5%、6%,10%的过快需求导致缺电。

  从我国的电力装机规模来看,有很大的发电潜力,但由于煤炭供应问题影响了电力增长。所以主要问题还是煤、气的供应。煤、气价格上涨太快,发电厂如果要亏本发电,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煤炭产能,并且限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措施是有力的,现在来看,煤的供应缺口有所缓和,电力增长基本满足需求。

  不可能一直靠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来发展。因此我们提出要节约用电,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所以要科学地认识这次缺电的根本原因,采取正确的对策,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和生产能力是下一步该做的事。

  在缺电的前提下更应该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缺电就是因为过于依赖煤炭,煤炭顶不住的时候就缺电了,新能源发展还不够充分。设想一下,如果广东能大量地开发可再生能源,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都开发出来,再加西电东送的电量,广东的电力供应就有了更强的保障,这才是解决缺电的根本办法。

  南方日报:电力市场交易在其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立浧:我们已经放开了工商业目录电价,这对于构建电力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其中目录电价就是之前很大的一个问题,实现市场化就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来确定电价水平,不要认为参与市场就一定会涨价,市场就是有升有降。当电力紧张时就以升为主,等到电力富余了就会降下来,才能真正体现电力市场推动节约用能、科学用电的手段和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真正的市场观念,打造真正市场化的价格体系。

  要走到完全市场化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现在迈出了很大一步。我很看好未来电力市场,虽然初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长远来看,对我国能源供应,对科学、节约、有效用电都非常有好处。

  未来的电网最需要关注的是平衡问题

  南方日报:未来的电网是什么样的?新型电力系统和传统有什么不一样?

  李立浧:可再生能源跟传统的能源供应有根本性的区别。现在发电厂都是大机组,装机量很大,但是可再生能源单机装机容量普遍比较小,家庭的分布式光伏就更小。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就会变成单个装机规模不大、但是数量众多,按照传统电网的技术手段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要建设数字电网、透明电网,要构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比如家庭都可以装光伏板,小院子里也可以装小风机,一起风光互补,搭配适量的储能,自给自足还有余,余量还可以向电网出售,这就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场景,不仅是用电,还能生产电力,形成互动。

  我之前提出一个概念,要建设“透明电网”。事实上就是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入到电力系统中去,信息化和物理电网融入到一起,实现电网的可见可知可控,而且能够和需求侧互动,消除波动性问题。

  还有就是要建设储能系统,包括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力制氢,用电波峰的时候把制氢的电调度过去支援高峰负荷,波谷再用来制氢。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智能系统。

  传统电网关心稳定问题,未来电网关注的核心是平衡问题。通过设备传感器提供大数据支撑,还有强大的软件系统平台,用软件定义电网、定义电力系统、定义能源系统,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到物理系统中去,来实现动态的平衡。

  南方日报:发达国家有哪些发展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

  李立浧:比如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了45%,英国煤电已经降低到11%以下了,各个国家情况都不一样。此前英国发生的电网稳定事故让很多人担心,这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可以分析、可以避免的,我们就是要分析规避这些问题。

  怎么规避呢?首先要让可再生能源的量足够大,超过需求量,可以满足用能需要,不需要的时候派上其他用场。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把这些都管理起来。现在欧洲也没有完全做到动态平衡,不是说了就能马上实现,也需要很长时间逐渐发展积累,我们提出“3060”目标,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是向这个目标努力。

(信息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