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会员名单:
文章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章精选

行业资讯
文章精选

风电平价时代倒计时 行业大咖共谋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次数:1543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已分别升至全球第一和第三位,有力地证明了政策的推动作用和行业的发展潜力。发展前景虽然可期,但行业存在的产业零散、未形成规模化以及成本高企等“痛点”,依然存在。随着风电平价上网的脚步逼近,行业面临的考验着实不小。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政府部门、开发商、整机商、部件厂商、运维服务商、金融保险以及研究咨询机构等的众多代表齐聚一堂,为海上风电发展建言献策,引发行业热议。8月27日至9月10日,相关信息达到640余条,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上海证券报等在内40余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进行报道和转载。监测期内,舆论总体评价整体平稳。网络观点普遍认为,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海上风电进入近十年来的发展巅峰期,装机容量快速攀升,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海上风电产业实现平价仍需落地政策保障,这将对产业走向平价有着巨大作用。现将其中转载较多的观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缪骏:后补贴时代 海上风电面临“三大挑战”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总裁缪骏认为,后补贴时代中国海上风电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全球最严苛的度电成本要求。如果补贴全面归零,中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成本要求将会是全球最严苛的。以全球海上风电第一大国为例,英国对海上风电补贴电价约每千瓦时0.3元,平价范畴跟中国也大不一样。风场前期勘测工作一般来说是由当地政府来承担,电网建设也是由当地电网投资公司建设。二是当前项目造价水平跟未来平价差距巨大。目前海上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平均在16000元左右,今年因为施工成本的上涨影响达到17000元。由于现在施工船舶的成本更高,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有可能还会更高。如果想实现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成本预计要下降到10000元至13000元,下降幅度巨大。三是时间紧迫。明年海上风电抢装完成,如果2022年全面面临平价的话,那么过渡到平价的时间也只有明年一年时间。

  易跃春:“十四五”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的战略转型期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和已经投入建设的海上风电资源已经趋近饱和,截至2020年6月底,各省复合规划内核准海上风电总容量达到35吉瓦,其中有7吉瓦已经并网,项目发展空间不足。为了解决海上风电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当制定深远海风电开发计划。易跃春认为“十四五”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的战略转型期,应当力争到2025年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达到200吉瓦。为了达到该目标,海上风电产业需要推进近海风电项目布局的优化与建设的同时注重远海投资开发的规划与布局,为“十五五”打好基础。

  田庆军:攀登海上风电平价的“珠穆朗玛”,需以低度电成本为引导,需要定制化的技术创新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认为,攀登海上风电平价的“珠穆朗玛”,需以低度电成本为引导,需要定制化的技术创新。上半年欧洲海上风速平均10.1米/秒,中国只有7米/秒。中国的海上风电在风速、能量密度、地质条件等方面不仅与欧洲差距较为明显,而且各省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过去几年,无论是行业对大兆瓦风机的狂热追求,还是对中小兆瓦风机的固守,都是基于片面的认识,中国海上风电平价需要针对不同海域定制化开发适合的风机。其次,需要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需要海上资源规模化开发和风机规模化应用。需要打破传统的近海开发建设思维,以技术领先和可靠性为目标,以更大的勇气强强联手,谋划未来。最后,还需要产业融合及模式创新,提升海上风电投资和利用的边际效益。

  金孝龙:走中国特色海上风电平价之路

  上海电气副总裁、风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孝龙认为,2021年后,中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平价上网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走中国特色海上风电平价之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构建新的海上风电生态圈。能源主管部门和沿海地区政府应该做好规划引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牵头对海上风电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统一解决资源观测、地质勘察、用海用地等工作。电网企业应该扎实做好送出的规划设计,使得海上风电场建设和送出工程并行推进,加速通道建设,扩大消纳水平。开发企业应该积极担当,把控风险和成本,拥抱技术和市场变革,追求合理投资回报。设计单位应该提升设计质量,精细化一体化设计,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小心求证,客观实施。整机企业应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理念赋能技术创新,开发适合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次,从降低技术成本、非技术成本考虑,同时还要共同推动绿色债券、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海上风电发展品质,有稳定可靠的预期收益,吸引包括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海上风电,更好地降低海上风电融资成本,从而降本增效。最后,整机企业是行业技术进步、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和角色担当,必须要和行业上下游协同创新,解决“卡脖子”的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同时对深远海风电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牧场等综合应用技术、能源岛技术逐个攻关,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叶凡:严峻挑战促成了中国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化和进步

  明阳智能风能设计院院长、国际部副总经理叶凡认为,与欧洲相比,中国海上风电的开发环境更为复杂,低风速、多台风、复杂水文地质等中国特定环境挑战,让中国海上风电平价的压力更为巨大。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严峻的挑战也正促成了中国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化和进步。叶凡表示,机组容量向更大方向进化,可保障海上风电总体建设成本降低。更大兆瓦风机,在降低基建成本和运维成本上优势明显,明阳智能作为国内风机大型化的先行者,具有产品更新快、成本更低、发电量更高、技术路线优势更加明显的先发优势,现已形成了以5.5兆瓦、6.45兆瓦、7.25兆瓦等产品为主的海上风机产品谱系。另外,叶片长度、工艺和材料持续进化,可有效提高发电量,降低机组造价成本。叶轮直径向着更长方向进化,能够捕捉更多风能,提高发电量。

(信息来源:电力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