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精选
-
构建清洁能源新格局 水电仍需革新和创新 发布时间:2020-02-21 浏览次数:1225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迎来了水利水电事业的蓬勃快速发展。”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日前在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电科技奖颁奖典礼上表示,2019年,通过“补短板、强监管”等措施,水利水电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全球第一水电大国,截至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3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首位。此外,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持续向好,全年预计水电全国平均利用率将再创新高,达到97%。
绿色水电生态先行
“大力发展水电,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总经理邓建玲向与会者表示。
截至2019年底,中国华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8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过34%。年发电量超过70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0%。其中,水电装机突破2700万千瓦,资源储备超过20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四川等省份及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已成为我国水电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力量。
当前,我国水电建设逐步转向综合条件更加复杂的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结合应用,发挥最佳效果,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
据邓建玲介绍,中国华能多年来精心统筹项目开发与生态环保,将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重塑、污染零排放等贯穿于电站建设运营全流程,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记者此前也注意到,中国华能一直坚持将生态环保作为推动水电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糯扎渡、小湾水电站为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在全国首创建立濒危野生动物救助站、珍稀植物移栽区,以及鱼类栖息保护地;功果桥、藏木水电站通过人工鱼巢、珍稀鱼类人工增殖与放流等一系列措施,守护了区域生态平衡,树立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的成功典范。
而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发展于长江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自上世纪90年代就肩负“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历史使命,成功建设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该工程10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9年也是三峡工程完成初步设计任务10周年。大国重器,利在千秋,中国三峡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积极打造生态环保业务板块,于2018年12月13日成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
“目前,三峡工程已经连续10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显著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保障流域防洪、航运、供水、生态以及能源安全等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峰向记者表示,“作为中国三峡开展长江大保护的业务实施主体,我们要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
水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
“水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市场竞争力、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水电,既可节约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又兼具防洪、灌溉、航运等多种综合效益,对于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结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柏松表示。
另外,水电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也面临着水风光多能互补运行优化调度、新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存储、老机组改造扩容升级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和高精尖的世界级科技难题。
“我们搞水电的不仅要开发利用好水电资源,还要有为非水可再生能源服务的全局意识,尤其是对将来要起决定作用的太阳能发电,更要关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表示。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近期,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正在筹建探讨发展风、光发电技术的新能源专委会和推广水光互补的发电新模式。对此,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表示赞同。他说:“推进水电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协调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灵活调节性能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提高电力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综合效益。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推进水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也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题中之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米树华透露,未来几年,该集团计划在金沙江、大渡河、西藏等区域陆续开工7个大型水电+新能源项目。邓建玲也表示,中国华能将稳步推进西藏水电开发,全力推动澜沧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全流域大型清洁能源新格局。
擦亮水电“中国名片”
“大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不断创新的前沿技术和不断革新的管理手段促进水电和新能源事业可持续发展。”张野介绍,中国水电以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承接了60多个国家的电力和河流规划,拥有70%以上的海外水电建设市场份额,成为闪耀在国际能源领域和“一带一路”基建舞台的“中国名片”。
2019年9月,包括中国华能小湾水电站在内的12个中国工程项目,获得了被誉为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的菲迪克奖。同年11月,中国华能黄登水电站荣获第四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奖。
连续收获权威奖项的华能集团,是我国水电工程技术领先全球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华能积极参与云南、四川、新疆水电开发建设,率先启动西藏水电开发和规划研究,建成投产了以小湾、糯扎渡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电工程。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成功“走出去”的水电BOT项目,也是中国华能将水电作为落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具体行动之一。在柬埔寨,由中国华能开发的柬埔寨境内最大水电工程――桑河二级水电站,极大缓解了当地电力紧缺的局面,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成功典范,以及中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工程。
邓建玲介绍说,下一步,中国华能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加强水电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电站智能化运维步伐。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布局和水电开发,推动中国“投资+技术+标准+设备+工程+管理”全面“走出去”,提升中国水电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信息来源:中国改革报)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