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会员名单:
协会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协会工作

新闻动态
协会工作

EPC“中国道路”的践行者——记中国能建中电咨询公司总经理助理康贺仁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3579

 

    铜陵电厂百万千瓦机组、马鞍山电厂两台66万千瓦机组、合肥电厂一台63万千瓦机组……这些我国率先以EPC模式建成的电厂,都有一个共同的建设单位———中国能建所属中电工程旗下的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咨询”),也因为创造的辉煌战果,被业界称为“蹚出了能源建设EPC的‘中国道路’”。

    时任铜陵电厂六期工程总承包项目部项目副总经理的康贺仁,因为EPC出了名,得了奖。可每当有人说起这些,他基本都是把手一挥,笑而不语。

    作为中电咨询总经理助理,每一个项目调试与整套启动的关键时刻,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整整30年过去,这位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行家里手,参与建成了20多台机组,成了“央企最美一线工人”的典型代表。

    第一把金钥匙

    从1985年大学毕业至今,由技术员到班组长、项目经理、企业管理者,康贺仁从没有离开过电力建设一线。传统火电建设模式中,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分割,造成资金和时间的巨大浪费。这个事实,他比谁都清楚。

    1997年,在与加拿大外商谈判总承包合同时,康贺仁第一次接触到EPC模式。他马上意识到,EPC是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弊病的有效方式,也将是未来我国能源建设的必由之路。

    2007年调到中电咨询后,康贺仁进入了筹备铜陵电厂EPC的前期工作中。

    2008年8月7日,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康贺仁作为项目副总经理,受命前往皖能铜陵电厂6期扩建一台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简称“铜陵六期”)工地。

    回忆起当时情况,康贺仁的心情依然很激动,“要知道,这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首个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EPC项目,在业界的地位将是独一无二的。”EPC模式,也被业内叫做“交钥匙工程”,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建设模式。然而,在我国能源建设领域,当时还大多采用传统模式。

    “虽然EPC工程建设模式的优势明显,但如果第一个项目都没有建成,那以后还怎么发展?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项目建设前,我们组织了国内最强的设计和评审团队,对总平面图进行了4次评审,先后出了21版平面图,这么大的投入,在整个国际EPC项目中都是空前的。”康贺仁说。

    施工高峰时,有十几家施工企业、五千多名施工人员、上百台施工机械,这对总承包方的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康贺仁说:“你必须熟悉每个施工环节,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现场才能迅速及时解决。”2011年5月6日,铜陵六期第一台百万机组5号机组顺利投产,11月29日,机组通过达标投产验收,实现了“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的目标,整个过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可控、在控,各项指标全面实现或超过合同目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期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大型火电厂总承包建设的标志性工程,2013年获得我国总承包行业最高奖项“金钥匙奖”。康贺仁本人也在2013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168”消防员

    搞过电力工程建设的人都知道,“168”是所有数字中最重要的一个。到目前为止,康贺仁亲历了20多个“168”,但最难忘的还是铜陵、马鞍山、合肥3个电厂4台机组的“168”。

    在铜陵项目中,解决塔式锅炉T23材质管道容易爆管的课题,是康贺仁跟同事们关注的头等大事。此前,国内同类机组已投产的有40多台,无一例外都在试运行时爆管。

    针对这种情况,在铜陵六期工程初期,康贺仁带领团队组织设定了消除T23材质爆管顽疾的目标,并在设备制造、运输、仓储、安装、调试过程中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彻底治愈了百万机组塔式锅炉T23材质爆管的“顽疾”。

    2011年5月6日,铜陵六期百万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爆管,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的奇迹。

    在马鞍山电厂66万千瓦1号机组的整套启动过程中,小汽机电动阀门杆卡塞突然断裂,阀门无法运作,机组面临停机。情况危急,康贺仁提出在泵上打眼释放压力的方案。对这种非常规的处理方式,当时有人反对,但他只说了3个字“没问题”。他说:“我认真研究过这个进口设备的图纸。按照目前的情况,打眼放压是可行有效的方式,也能保证安全性。”在他的指挥下,两个小时后,问题顺利解决,大家都被他高超的技能和果断的处理折服。

    正是这样凭借丰富经验、科学分析、远见卓识和大胆应变,康贺仁多次使工程项目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渡过难关,不但避免了经济损失、保证了工期,也为我国能源电力EPC工程的未来发展开了个好头。

    身边的拼命老伙计

    做工程,康贺仁能够精益求精到61888只焊口无一渗漏的境界,而他自己,却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吃住都在集中控制室旁边的小屋子里。

    同事们说:“老康的烟灰缸比别人的大一圈,宵夜基本就是1.2元一包的方便面。”老康笑着说:“兄弟们跟我同时加班,同时在现场,也同时吃宵夜,成功靠的是团队的力量。”从2008年到2011年,康贺仁在铜陵工地度过了3个春节。铜陵六期调试期,他24小时在现场,妻子生病、儿子高考也没回家照顾。“我夫人也是从事电力行业的,她能理解。”康贺仁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自己平时对儿子照顾不多,儿子却非常理解他,也非常理解他所从事的工作,还把对父亲的爱写进了自己的高考作文里。

    2012年,马鞍山电厂两台66万千瓦机组整套启动的关键时期,他几乎全天候待在集控室,关注着现场每一个变化,掌握着第一手资料,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168试运期间,他彻夜未眠,口腔起泡,嗓音嘶哑,两眼布满血丝。

    对此,康贺仁已经习以为常。他说:“设备调试阶段的特点就是‘急、险、难’,这是由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工期不能等,出现问题不能等,不能回避,也不能盲干,要做到判断准确,反应迅速,措施得当,非常难,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必须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在中电咨询,每到项目进入调试的关键时刻,都会把康贺仁派到现场。在完成铜陵、马鞍山、合肥项目之后,康贺仁又在淮南垃圾电站、阜阳垃圾电站的调试与试运中起了关键作用。

    康贺仁有很多职务和称谓,但最喜欢的还是 “老康”。用身边朋友的话说:“康贺仁虽然是我们的领导,但我们都叫他‘老康’,这不只是因为他为人随和,而是大家都认为老康有‘三老’。首先,从业资格老;其次,是技术老到,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们的老大哥,主心骨,有老康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拥抱下一个十年

    2017年3月4日10时50分,由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的皖能铜陵发电厂6号机组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工程建设中实现了锅炉水压、厂用带电、DCS受电、汽机扣盖、锅炉酸洗、点火吹管、汽机冲转、并网发电、100%甩负荷、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等 “十个”一次成功。

    机组在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中,平均负荷率100.5%,期间热工自动、主机保护投入率100%,电气保护、自动装置及主要仪表投入率100%,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真空严密性、氢气严密性等主要指标优良,脱硫、脱硝、电除尘等环保设施同步投运,汽水品质达到优良标准,烟气污染物排放值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环保指标最优。

    6号机组的投产,给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第一个十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老康,这位电力EPC专家,已经张开双臂,作好准备,深情地拥抱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下一个十年。

 

(转自《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