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精选
-
储能和微电网:能源转型加速剂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次数:3059
“储能和微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未来能源领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第二期中国能源金融高端论坛上这样表示。
伴随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在当今能源领域,储能和微电网已成为无可置疑的关注焦点。近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主办,中能智库、能源金融俱乐部承办,恒丰银行协办的第二期中国能源金融高端论坛,以“微电网及储能产业发展”为主题,召集众多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商微电网及储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为智慧能源奠定基础
“在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和业界已经对储能和微电网投入了很多重视,不少企业也展开了很多技术上的研究和探索。伴随进一步发展,希望储能和微电网产业能够发挥更多作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这样表示。
在今年初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中,储能赫然在列,首次正式跻身国家发展规划。
“储能技术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战略支撑。”史玉波表示,通过调剂、优化、提高、保证,储能技术使电力系统的平衡关系变得多样化、可选择控制、可最优化,使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开始发生变革。
作为电力系统的“第六环节”,储能技术能够根据需求,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空余电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将储存的电能释放、输入电网,使原本近乎刚性的电力系统变得柔性起来。在降低电流波动性对电网影响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可控性,使构建安全、高效、集成的下一代电网成为可能。
仅仅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并不足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所长来小康提出,只有不断革新与技术相配套的商业模式,让企业与产业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调动企业积极性,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伴随我国对于 “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不断推进,作为智慧能源建设的一个核心要素,微电网正在发生日新月异式的变革。
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微电网能够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解决偏远地区及海岛地区的用电方面,正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据中能智库研究测算,到2020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30吉瓦,中国微电网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5吉瓦。
助力能源格局转型升级
谈到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多位专家指出,从长远来看,我国最终将形成以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格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
然而,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在承受其随机性、波动性的严重制约。这一特点的存在,使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对传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系统安全难以保证。 储能技术的日渐成熟,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问题送去了一缕东风。
能源充足时将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有需要时再将储存的电能输入电网———储能技术将原本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有效地集中在了一起,让电力输出变得可控、可调,使电力系统处于友好状态。梁志鹏明确表示;“电力系统储能不仅仅是为了储电,还有为了系统的控制和系统负荷的平衡。”同时,梁志鹏提出,要继续降低储能设施的建设成本。“只有不断降低前期成本,可再生能源才能得到大规模地发展,储能产业的发展也才存在意义。”6月初,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的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试点,推动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这一文件的出台,为储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送上了一场及时雨,将对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前景可期。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相关文章:- 2023-07-21 工信部:实施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
- 2023-07-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 2023-07-19 西南电力困局:从弃水到缺电
- 2023-07-1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央企业发展新动向解析
- 2023-07-17 全力“保电力”
- 2023-07-14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成第一大电源
- 2023-07-13 国家电投集团:智慧零碳电厂助力夏季保供
- 2023-07-12 阿联酋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 2023-07-11 “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
- 2023-07-10 欧美竞逐、亚洲推进 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掀起能源革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