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会员名单: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信息

行业资讯
行业信息

中国首个满足“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2016-02-01 浏览次数:2140

 

 1月28日,由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自主开发建设的江苏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如东项目)成功实现首批6台风机并网发电。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如东项目作为我国首个满足‘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重大突破,将为中国风电进军深蓝海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计划安装38台4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52兆瓦,38台风电机组通过6回35千伏海底电缆汇集到110千伏海上升压站,由2回110千伏海底电缆送至陆上220千伏升压站,再由1回220千伏架空线送至系统电网,预计年上网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

  2011年7月,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海上风电建设的“双十”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即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简称“双十”标准)的海域布局。国家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鼓励在水深超过10米、离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开发建设海上风电项目。李亦伦表示,“‘双十’标准对海上风电建设来说,有利于减轻海上风电场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海上风电项目发挥长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

    李亦伦介绍说,海上风电风机基础钢管桩垂直度要求为3‰,相比传统的海洋工程(如码头采用的桩)最高的1%要求,难度非常高;单根110kV海缆总长度为28.5km,其中潮间带(涨潮时海水淹没、落潮时露滩)区域宽为10km,只有在高潮位时船才能航行、施工;海缆为三芯(一根海缆里有三根电芯),重量大:每米重量达到60kg,直径190mm,施工难度高;海上升压站为亚洲首座海上升压站,无经验借鉴,中广核通过大量的调研与论证,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自主研发和建设。

  截止目前,如东项目已完成全部38个风机基础和1个海上升压站单桩基础钢管桩沉桩;2根110kV海缆分别采用始端登陆和末端登陆的施工方案,已顺利投运;海上升压站已于2015年成功投运;已完成12台风机安装,预计2016年9月全场全面建成投运。

  如东项目的建设和首批风机并网发电,也实现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多个“第一”:国内第一个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离岸约25公里;国内水深最深的海上风电场,最深达15米;亚洲第一座投运的海上升压站;国内最长的110kV三芯海缆,单根海缆长度为28.5公里;基础钢管桩达到全球之最,桩长93米、壁厚75毫米、直径6.5米、体重950吨;国内第一个深水区无过渡段单桩基础;采用全球首创的可拆卸式稳桩平台浮吊吊打沉桩工艺;运用自升式平台单叶片安装工艺。另外,相对于国内已有的滩涂及潮间带海上风电来讲,如东项目也是中国满足“双十”标准的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电场。

  据中广核风电公司华东分公司总经理孙扩业介绍,在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之初,中广核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影响,按照海洋功能规划,避开港口、航道、锚地等环境敏感区,远离人口聚居区,选择距离海岸25公里处设立风电场址,确保了项目建设不对各类敏感区产生影响。在项目建设前期,中广核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取得国家海洋局批复;项目建设期间,不仅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及批复的要求,落实环保措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开展海洋环境跟踪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施工过程中工程及其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国家海洋局已对如东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予以批准。

  据测算,该风电场投用后,与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3.1万吨,相应可减少CO2 排放量26.7万吨,减少灰渣4.9万吨,减少烟尘1.3万吨,节约淡水116.4万立方米,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近年来坚持核电、非核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风电、水电、太阳能、燃气等非核清洁能源项目。截至2015年底,中广核在运的非核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408万千瓦,其中,国内风电达到833万千瓦,项目遍及全国27个省区,在国际开发方面,有关风电项目已开始在英国、澳大利亚进行建设。

  李亦伦表示,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前沿领地,也是近年来国际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海上风电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必将大有可为。面对这一机遇,中广核将持续提高海上风电建设、运维技术水平,促进海上风电产业链成熟,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全国海上风电事业向前发展。

(信息来源:中电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