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全面预喜
截至4月15日收盘,Wind数据显示,A股申万二级电力板块共有9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受益于燃煤电价低于预期,电价电量同比上升,今年一季度,除闽东电力外,其余8家电力上市公司业绩全面预喜(5家预增、3家扭亏)。
同时,多家电力企业一季度发电数据显示,火电、新能源、核电机组发电量同比普遍攀升。业内人士表示,容量电价与辅助服务市场化定价等政策连续出台,后续燃料成本和财务费用还有下降空间,火电综合盈利能力将稳中有升,电力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多因素推动业绩增长
江苏国信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亿元,同比增长202.87%。业绩增长主要是受煤炭价格下降及电量增长共同影响。同时,公司加强燃料管理,争取辅助服务收益,持续降本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湖北能源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亿元至9.2亿元,同比增长128.55%至196.15%。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湖北能源称,水电发电量增加,水电业务利润增加;火电装机容量增加,上网电量增加,且燃煤价格走低,燃料成本减少,火电业务利润同比增长。
2024年1至3月,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08.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87%。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76.10%,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50%,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1.89%,水电发电量增长明显。
在发电量、供热量增加以及电煤市场价格回落的共同作用下,建投能源火电主业经营情况好于上年同期,实现扭亏。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1亿元。
甘肃能源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至5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255.82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发电量增加,发电收入增加;公司所属电站发电量14.22亿千瓦时,上年同期发电量11.16亿千瓦时。
此外,闽东电力预计一季报亏损1700万元至2300万元。公司表示,2023年度公司业绩主要依托房地产收入确认,目前公司房地产业务属于存量销售,且已基本销售完毕,未来将聚焦电力主业发展。
电力市场需求向好
从发电量看,火电、新能源及核电机组发电量均同比攀升。
根据龙源电力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2122.52万兆瓦时,较2023年同期增长8.27%。其中,风电发电量增长1.37%,火电发电量增长11.30%,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33.33%。
三峡能源一季度总发电量达17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69%。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120.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6.33%;太阳能完成发电量55.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64.87%;水电完成发电量0.9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4.12%;独立储能完成发电量0.98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553.33%。
此外,中国广核一季度由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550.8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上升0.39%;总上网电量约为518.1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上升1.83%。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电力公司整体盈利良好,一是电量增长,电力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二是燃煤价格下跌,发电成本下降;此外,企业控制成本,提升发电效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1月至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工业生产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带动相关行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11%的增长速度显示出我国经济运行蓬勃向上的态势。”林伯强称。
新能源布局成效凸显
4月15日,申万宏源最新研报显示,容量电价与辅助服务市场化定价等政策连续出台,燃料成本和财务费用还有下降空间,火电综合盈利能力将长期稳中有升。
近年来,我国在电价改革领域动作频频,进一步明确了对煤电的重新定位,压实了煤电在电力系统“压舱石”的角色,煤电成本下降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构成直接利好。
申万宏源认为,考虑到低基数效应,看好火电盈利能力大幅反弹,煤电成本下降使得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国投电力等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显著改善。
此外,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上升。新能源机组发电量攀升也提振了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粤电力A预计,一季度实现盈利1.1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长24.39%至58.32%。公司表示,一季度公司提高机组负荷率,叠加新机组投产影响,上网电量同比增加。同时,燃料价格回落使火电业务发电边际贡献扩大。此外,新能源布局成效凸显,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对公司业绩作出稳定贡献。
湖北能源加速新能源转型。按照公司规划,2023年至2025年年均新增装机2.08GW,2021年至2025年新能源装机年均复合增速可达45.3%。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